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杜燕飞)“近年来,浙江银保监局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引导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扎实做好‘两增两保’,取得明显成效。” 8日,在银保监会第269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包祖明表示,浙江银保监局将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建设,以数字化改革牵引金融改革,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增加乡村振兴金融支持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为此,浙江银保监局推动金融扎根乡村、融入乡村。
包祖明介绍,一是引导资金流入乡村、反哺乡村。近两年,浙江新增涉农贷款超过1万亿元,今年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4.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比如,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增加投入,贷款余额527.23亿元,较去年初增长33.6%。
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乡村振兴需求。浙江银保监局开展生物活体抵押试点,探索“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推广“三权”抵质押贷款业务,盘活农村资产;积极发展乡村理财业务,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
三是把金融服务融入乡村治理。浙江银保监局推动机构联动地方建立党建联盟,发挥地方党支部网格优势和金融专业优势,实行整村授信、道德贷款等,实现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目前浙江已建立银政、银企党建联盟2.6万个,实现信用村整村授信全覆盖。” 包祖明说。
增加制造业金融支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为此,浙江银保监局实施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确保金融活水不断流入制造业。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浙江省制造业贷款余额2.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2020年新增3414亿元,为2012年以来最高。
包祖明介绍,在保障总量基础上,浙江银保监局解决金融供给与制造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比如,深化“两内嵌一循环”的中期流贷模式,解决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周期不匹配的问题。2020年末制造业中期流贷余额3902.4亿元,同比增长78.2%。
同时,浙江银保监局创新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全国率先试点知识产权质押线上登记,更好满足先进制造业的需求。截至2020年末,辖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117亿元,同比增长99.6%,约占全国六分之一。
强化金融保就业作用
浙江是小微企业大省。稳住小微企业,就保住了就业,就保住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包祖明介绍说,浙江银保监局借助浙江数字化改革,构建完善“金融数字大脑”平台,大幅提升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率。
“目前平台累计交易量超过1.3万亿元,直接完成授信超3600亿元。”包祖明表示,针对63万户纳税B级以上小微企业,梳理无贷户清单,逐家对接融资需求,2020年新增首贷企业11.6万户。
同时,包祖明介绍,浙江银保监局推行“双保”应急融资试点,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采取批量化担保模式,帮助暂时有困难的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截至今年3月15日,累计发放应急贷款245亿元,支持2万户企业、47.3万人就业。
包祖明说,浙江银保监局针对性推广无还本续贷和信用贷款,助力优质小微企业做优做强,吸纳更多就业。截至今年2月末,辖内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和信用贷款余额分别达4146.8亿元、5414.1亿元。
同时,针对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浙江银保监局引导机构“网络+网格”做好贴身服务。截至今年2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9391.6亿元,较去年初增长37.3%。
强化保险的托底保障功能
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老无所依和因病致贫两大问题。
为此,包祖明表示,浙江银保监局一方面抓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鼓励拓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业务,支持企业年金试点。目前辖内养老年金保险市场规模133.3亿元,承保1184.9万人次,均居全国首位。同时,鼓励发展长期护理保险,重点为失能老人提供照护服务。
另一方面,浙江银保监局联合医保部门在全国出台省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参保广覆盖、待遇可衔接、筹资多元化”的保险保障机制。目前,该机制在杭州、绍兴等5地市已经落地,参保率超过40%,部分地市参保率超过80%。预计年内可实现全省全覆盖。
“下一步,浙江银保监局将围绕‘两个闭环’工作机制,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建设,以数字化改革牵引金融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包祖明表示。
原标题:走上共同富裕浙条路浙江银保监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