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从什么时候进补

导读:秋季从什么时候进补?经过炎热的夏季,不少人想在秋季补一补身子,那么你知道秋季从什么时候进补呢?秋季进补时间有讲究,胡乱进补易伤身,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秋季从什么时候进补?

初秋气温仍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度偏高,因此依然较闷热,易出现“秋老虎”,因此此时还不宜急于进补。而白露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尤易患病,也不是最佳的进补时机。秋季进补一般认为在“寒露”之后最佳。所以对于多数人来说,“十一”之后进补为最佳。

秋季分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进补也不同。

初秋养生,清补为上。建议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如润肺生津的木耳、补而不滞的山药、润肠养发的芝麻、清心润肺的百合等。

仲秋养生,和中为要。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另外,饮食应走中庸之道,如饮食时间、饥饱、寒热等要适当,饮食要定时,一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饮食量不能忽多忽少。俗话说“饭后留一口,活到九十九”、“饭吃八成饱,病痛不找我”说的就是饮食不能过饱。

晚秋养生,益气散寒。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吃些益气散寒的食品。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为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除选用具有补肺益气功效详解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

秋季进补最好选择食补

对于秋季进补而言,人与人因体质不同,补法也因人而异。

如阴虚体质者,体内因虚火旺盛,导致其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常常手足心冒汗、口燥、口渴。这类体质的人不易食洋葱、生姜、辣椒、茴香、桂皮、香菜等辛温助火的食物,应该适当吃猪肉、鸭肉、枸杞、牛奶、百合、莲子、山药等甘凉滋润、生津养阴、润燥养液的食物,补足体内的津液。

阳虚体质者,体型虽又白又胖,但体内有燥邪之火,手脚经常发凉。他们应多吃胡萝卜、菠菜、桃子、苹果等润肺的食物,少吃苦瓜、莴笋、梨子等清热的食物。

气虚体质者,由于阴虚火旺,导致常出虚汗,呼吸短促、疲乏无力等情况。这类人则应该多吃小米、黄豆、鸡肉、菜花等,远离空心菜、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

气郁体质者,其肝气郁结于体内,气郁化火而导致肝火上延伤及内阴,使得形体偏瘦,常烦闷不乐,并伴随有胸闷、气短、失眠等症状。这类人适当多吃山楂、萝卜、丝瓜、山药、冬瓜、枸杞,而少吃辛辣和高热量食物。

秋季中药进补要对症

秋冬选用温补中药,可助身体正气恢复,而且有利于驱病祛邪,使体内的阴、阳、气、血、津液得到充实,让身体进入最佳状态。他指出,人们要辨证进补。体虚分为很多种类,主要包括气虚、阴虚、阳虚等。

气虚,气虚者具体表现为动则气短、气急无力,怕冷的感觉不明显。补气虚以人参为主,如灵芝人参汤。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服用时,可将人参切成薄片,每次取2克~3克放入杯内加开水,浸泡1小时后便可饮用,饮完后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环。最好12小时内服用完毕,最后嚼服人参片,也可将人参片直接含服。

阳虚,具体表现为身寒、肢冷、小便清长、消化不良、便稀。阳虚补药以鹿茸为主。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二经,有补肾壮阳之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服用时可将鹿茸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内服用。

阴虚,具体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阴虚的主要补药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入肺、肾二经,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详解。冬虫夏草的食用方法和技巧很多,可与老鸭煲汤喝,也可泡茶或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