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在上班时间接到来自房产中介、银行业务员甚至是贷款公司的电话,对方总能准确说出你的姓名,甚至是你的其他个人信息。你可能还未意识到,其实自己的隐私已经被泄露了,而“罪魁祸首”可能就是自己。
输入电话号码的那刻起,威胁就可能来了
现在你试着回想一下,你的手机号码绑定了多少个平台账号,网购、订外卖、自助出行(订购酒店、租车、交通)、社交平台、生活服务、知识库等等,可以说是数也数不清,那看似简单的11位数字事实上已经连通了你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资讯,包括了你的航班信息、近期购买过的品牌、居住地等,甚至是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而这些个人隐私一旦被泄露,即为电信诈骗分子提供了弹药。
如今,通讯信息诈骗的模式也已经从初级的“人海战术”升级到“更精准、更高效的2.0版本”。诈骗分子利用“满天飞”的个人隐私信息,对目标人物进行“画像”,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对普通用户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甚至是人身财产损失。
去年,年仅18岁的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因遭遇电信诈骗损失上大学的9900元学费而伤心欲绝不幸离世,引发了全国大量网友关注。而事实上,电信诈骗现象并没有因为“徐玉玉事件”而偃旗息鼓。有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在中国手机反骚扰反诈骗联盟发布的《2016诈骗电话活动规律与行为特征分析报告》中显示,平均约每5.4天,犯罪分子就能够使用一个电话号码完成一次成功或接近成功的诈骗。
谨防个人隐私泄露是远离电信诈骗的首要措施,但很多人都觉得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是“天方夜谭”,其实不然,防止隐私“裸奔”还是有大招可寻的。
和多号,互联网专用通行证,为你的隐私加强安保
针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中国移动推出和多号业务,用户可在现有手机号码基础上不换机、不换卡却能增加多个(最多3个)副号,副号同样具备语音主被叫、短信收发和彩信接收等通信功能,并可对副号进行单独开关机及黑白名单设置,相当于只要在手机装一个和多号app就可以实现一卡多待的效果。
和多号采用了基于智能网的技术方案,呼叫将在智能网平台的控制之下直接接续,不存在话路桥接和话路迂回,所以用户体验和实体卡没有什么差别,这一点是行业内首先做到的。有了和多号,用户在叫车、订餐、网站登记、找中介买房子等等高危泄露信息的场景中可以留下专用的副号,这样就能保证自己的主号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参与这些高危泄密环节,尽可能的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除了保护主号隐私的功能,使用和多号更能让用户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自如切换。在现实中,某些群体出于职业或其他原因需要将个人电话号码向大众公开,但又不希望影响到个人的生活,那么使用和多号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消费者和创造者,如何在享用各种互联网功能的同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很多人困扰的问题。和多号的出现让用户摆脱了单号的局限,也减少了因手机绑定而衍生的隐私泄露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用户的利益。